风水学是一门与地理环境和自然灵气有关的古老学问。它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,是将自然环境的频繁变化与人类的运势联系在一起的学科。它通过地理、气象、物理、心理、哲学等有关手段对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作出指引,从而谋求人的身、心、灵和谐统一的一种学问。风水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,不论是宅、商、工业、公共建筑,皆能适用。
风水学起源于中国古代。早在商周时期,中国人便开始研究风水学。其理论核心是“气”的学说。风水学把自然环境归纳为阴阳五行,以地理方位和地形地貌、景观为依据,用天、地、人三要素综合考虑,以寻求流通天地之气、滋润人身之气的方法和手段。可谓是高深博大。
风水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周朝。周代之后,汉代时,已经出现了有关风水学的著作,甚至是专门著述。自唐、宋以后出现许多著名的风水理论学者,如杨公远、颜师古、张载等人均对风水学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风水学也有发展的低潮期。自清代以后,伴随着国内外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环境的变化,风水学在国内逐渐被忽视,在世界范围内则受到许多人的质疑和批判。直至近世,随着中国各地区城乡建筑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校园、太阳能和绿色建筑的关注,风水学逐渐复苏并得到了高度重视。
风水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。不论是宅、商、工业、公共建筑,皆能适用。其中,住宅风水可谓是风水学应用的核心领域。商业风水也是相当受关注的方向,可涉及到企业的选址、布局、装修等各方面问题。而建筑风水中,主要涉及到建筑外形、立面、方向、规模、层数、颜色、创意、材质等。无论哪个领域,风水学的应用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之中。只是在每个时代,各领域的应用重点和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。
风水学的核心理论可以概括为“易经”理论。易经是中国古代道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,被誉为“变化之始并亿物之祖”。易经中有两大理论及其相关的一些重要概念:阴阳五行学说和八卦学说。
五行学说认为:世界上一切事物均可分为五个元素,即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五行之间相互影响,构成了一个复杂、多样的天地万物运行系统。
八卦学说则是一种用八个卦来代表周易世界观的理论。每个卦都有不同的意义和象征含义,具有很高的象征性,被用来形象地描述万物变化的规律。
风水学有各种流派,不同流派的视角和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。例如,传统派关注位置和方向,注重地形地势,提倡居住环境宜静不宜动;现代派则更注重室内环境设计和装修,强调室内有益元素的配置和美学效果。
不过,无论风水学怎样分派,它所关注的元素大致是相同的。风水学注重地理位置、方位、地形地势、建筑造形、光线、通风、水流和植被景观等因素的统计和分析。另外,颜色、音乐、佩饰等方面的元素也可以应用到风水学中来。
风水学的应用案例屡见不鲜。值得注意的是,风水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。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案例:
北京市广场的气势恢宏,正是因为它坐落在北方的一座山间,正好符合阳起阴落、北高南低的“形势”。因此,它在建筑风水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香港的铜锣湾商业区,也是风水学典型的应用案例。其街心花园是由富丽堂皇的商场、酒店围合的,形似水晶的象征者金钱、化解纷争的八卦玄妙地融入其中,一举成为集商业、旅游、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型商业中心。
又如轿车设计,从何更好地复制蝴蝶式又不失面积?轿车设计师巧妙运用了风水学的理念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风水学虽然起源于中国,但是它所涉及到的范围并不仅限于中国,很多国家也有各自传统的风水学。形式可能不太一样,但终究都是为了提高周围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度。
应该说,风水学本身不是神秘的,需要深入研究和生活实践才能掌握。对于不同人来说,风水学也可以作为一种增加生活趣味和乐趣的工具,这只需要一些阅读和实践而已。